INFORMATION
INFORMATION
以人為本,創造與分享
同時,專家組也對項目目前尚存的一些需要進一步消缺的環節提出了意見建議和完善措施,各項目方將據此在后期做好落實和解決。
項目介紹
宿州市埇橋區是我國最大的縣級區,位于黃淮平原南端,全區飲用水源以地下水為主。2013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研究結果證實,淮河流域嚴重的水污染和當地居民消化道腫瘤高發有“相關關系”。
宿州市埇橋區地下水污染阻控與修復工程,是宿州市埇橋區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的建設內容之一。根據宿州市“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的要求,該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選取埇橋區楊莊鄉地下水作為修復工程試點。
項目采用源頭控制、防治結合的方式,對于飲用水源地內的污染源進行拆除和阻隔,對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進行修復,使受污染水源地水質恢復并保持在飲用水標準水平。
該項目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對區域地下水進行原位、異位組合修復工程示范,形成了適合當地條件的地下水修復成套技術,為區域地下水源井水質安全提供技術支持。
從技術角度上看,原位修復工程的成功實施,將為我國PRB原位修復地下水提供技術積累和寶貴工程經驗,進一步推動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原位修復技術向國產化、工程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同時,異位修復工程抽出-處理技術的撬裝式、自主化、模塊化設備的應用,也將為中持后續地下水污染修復提供技術積累,推動國內地下水污染防治領域更為全面的應用探索。
從社會經濟角度上看,該項目涉及地下水調查評估、污染修復、監管能力建設全過程,相關數據搜集、整理和分析,也將對后續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入庫起到更好的指導和借鑒價值。
項目意義
地下水的污染修復,是中持股份近年來新近拓展的業務領域,宿州市埇橋區地下水污染阻控及修復工程試點項目的預驗收,將為中持在這一領域持續深耕和技術探索奠定重要的實踐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